• <table id="o6mmo"></table>
  • 擺脫貧困,總書記一直在思考的重大問題

    2020年04月23日 09:20:55
    來源: 求是網 作者: 韓辰 李丹華

      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深深的牽掛;擺脫貧困,一直是他思考的重大問題,“花的精力最多”。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天寒地凍的隴原大地到人跡罕至的塞外邊疆,從巍峨險峭的大山深處到透風漏雨的棚戶陋室,多遠多難的路也擋不住總書記“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的決心。

      習近平總書記這次陜西考察調研,先后到柞水縣金米村和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關注的都是脫貧攻堅這件大事。

      (一)堅定的信念

      一定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習近平總書記堅定的信念。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主持召開重要會議,對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出明確要求。

      在3月6日召開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說到:

      “今年年初,我就考慮結合到外地考察,把有關地方特別是還沒有摘帽的貧困縣所有負責同志都請到一起開個會,研究決戰脫貧攻堅工作部署。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也考慮過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到地方去開,但又覺得今年滿打滿算還有不到10個月的時間,按日子算就是300天,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本來就有許多硬骨頭要啃,疫情又增加了難度,必須盡早再動員、再部署?!?(點擊閱讀全文)

      現在,距離脫貧攻堅戰收官還有8個多月,全面查缺補漏,補齊短板弱項,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時間很緊迫。

      秦巴山區是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這些地方貧困程度深、脫貧和鞏固脫貧成果難度大,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下的“硬骨頭”。

      總書記這次來陜西,專門到秦巴山區脫貧攻堅一線,就是要通過“解剖麻雀”,為決戰決勝提供重要指引。

    (二)電商是大有可為的

      20日下午,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培訓中心,幾位村民正在做網上直播賣貨的準備工作,總書記走到直播平臺前,同他們親切交談。

      金米村地處秦嶺深處,近年來依靠發展木耳等產業擺脫了貧困。

      雖然疫情造成不少貧困地區農產品售賣難,但柞水縣通過發展農產品電商,許許多多貧困戶實現了“線上+線下”脫貧致富。

      同村民交流后,總書記表示,電商作為新興業態,既可以推銷農副產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

      “小木耳,大產業”。總書記為柞水木耳點贊的視頻,受到了廣大網民的熱烈點贊。

      (三)后續幫扶最關鍵的是就業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在錦屏社區、鎮衛生院、中心小學和茶園考察當地脫貧攻堅等情況。

      

      錦屏社區,這里安置了全鎮11個村的1346戶高山危住戶、地災戶和貧困戶,共4173人。在搬遷戶汪顯平家,總書記同一家老少圍坐在一起拉家常。他指出,移得出、穩得住、住得下去,才能安居樂業。要住得下去就要靠穩定就業,務工是主要出路。要實實在在做好就業工作,不能搞形式主義。

      習近平總書記說:

      對于今年全面完成現行指標的扶貧,我是有信心的。我更關心的,就是今年以后是不是能夠穩定下來,是不是有一個長效的機制,就看這些基本的措施是不是穩定的、持續的。共產黨人辦事是求真務實的,真正讓人民群眾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

      

      在平利縣女媧鳳凰茶業現代示范園區,習近平總書記察看茶園種植情況,與現場茶農親切交流??倳浾f:

      “因茶致富,因茶興業,能夠在這里脫貧奔小康,做好這些事情,把茶葉這個產業做好?!?/p>

      穩就業、保就業,歸根到底要靠發展。受此次疫情影響,一些地區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在經濟發展、推動貧困勞動力就業上面臨不小挑戰。

      在新家園就近就地就業,是穩住脫貧成果、穩住人心的關鍵。各地各部門要危中尋機,帶動就業扶貧工作持續向好發展。

    (四)決戰決勝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這些年,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

      截至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已經專門主持召開了7次脫貧攻堅專題座談會。

      其中,在2019年4月16日,總書記專程來到重慶主持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2019年第16期《求是》雜志刊登了總書記這篇重要講話。時隔1年,重溫這篇重要講話,對我們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重要意義。

      筆記君對文章要點做了梳理,一起來看:

      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

      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

      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有3類:

      第一類是直接影響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實現的問題。比如,脫貧標準把握不精準;“三保障”工作不扎實,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和飲水安全等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脫貧摘帽后工作放松,有的摘帽縣出現撤攤子、甩包袱、歇歇腳的情況等。

      第二類是工作中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問題。比如,脫貧攻堅責任不落實、政策不落實、工作不落實問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數字脫貧、虛假脫貧問題,以及貪占挪用扶貧資金等問題。

      第三類是需要長期逐步解決的問題。比如,產業發展基礎薄弱,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措施乏力,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沒有建立,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不足、陳規陋習難改等。

      “兩不愁三保障”存在哪些突出問題?

      總的看,“兩不愁”基本解決了,“三保障”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要清醒看到,有些貧困人口在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飲水安全等方面還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

      如何解決這些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

      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統一思想,抓好落實。加強黨的領導,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體制機制,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相關部門、省區市和基層市縣要各司其職,上下共同努力解決問題;

      摸清“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底數,明確時間表、路線圖,逐村逐戶逐項查漏補缺、補齊短板,確保脫貧質量;

      堅持現行脫貧標準,既不拔高,也不降低,明顯超出標準的,要實事求是地予以糾正,同時也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防止“翻燒餅”。

      “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的標準是什么?

      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主要是保障貧困家庭的孩子能夠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有學上、上得起學,而不是把學前、高中、大學教育都包起來;

      實現基本醫療有保障,主要是保障貧困人口的基本醫療需求,確保貧困人口患了常見病、慢性病能獲得及時診治,得了大病、重病基本生活有保障,而不是政府把看病的錢都包起來;

      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主要是保障貧困人口的住房安全,不住危房,而不是一概拆舊房蓋新房,住超標準的大房子;

      實現貧困人口飲水安全有保障,主要是保障貧困人口喝上放心水,飲水安全達到當地農村飲水安全評價標準。

      推薦閱讀:

      習近平: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的講話

      《求是》編輯部:確保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內容綜合自:新華社、央視新聞、《求是》雜志

      策劃:韓辰 李丹華? 審核:宋維強? 監制:馬建輝

    標簽 - 總書記,農村飲水安全,貧困程度,重大問題,貧困家庭
    網站編輯 - 李丹華
    久玖中文网站
  • <table id="o6mmo"></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