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在第七個國家扶貧日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總結脫貧攻堅經驗,發揮脫貧攻堅體制機制作用,接續推進鞏固拓展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總體穩定,多措并舉鞏固脫貧成果。要激發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內生動力,激勵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勞致富,向著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繼續前進。
脫貧攻堅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數億農村貧困人口的收入水平超越貧困線,也不單純是一個個扶貧產業的快速發展和一棟棟搬遷樓房的拔地而起,它留給我們更多的是難以計數的物質財富、精神財富和組織財富。
脫貧攻堅為我們留下了一支長期不走的駐村工作隊?;疖嚺艿每?,全靠車頭帶。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高的效率改善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及生產生活條件,并產生更大的扶貧資源綜合效益,國家選派了一批駐村工作隊嵌入貧困村,并賦予其“脫貧引擎”的重要任務。由各級機關黨委選派下來的優秀駐村干部通過直接嵌入深度貧困地區,把脫貧任務落實到“最后一公里”,極大地突破了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資源約束和能力瓶頸;通過強化考核、表彰激勵、嚴格問責等手段,也錘煉出了一支“蹲得實、駐得穩、幫得好”的駐村干部隊伍。脫貧攻堅雖然即將收官,但是根據“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責任、脫貧不脫幫扶、脫貧不脫監管”的要求,駐村幫扶這種聯系國家與鄉村的治理手段仍將長期得到保留,駐村工作隊這支推動農村發展的生力軍也將長久留在當地,并成為確保貧困地區持續穩定脫貧致富的中堅力量。
脫貧攻堅為我們留下了一套高效管用的貧困治理體系。在脫貧攻堅實踐中,我們逐漸探索出了一套完整的反貧困政策體系。建立起了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形成了五級書記一起抓的強大組織領導體系;完善了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遞增機制和各方面資金穩定投入渠道;拓展了定點扶貧、東西部扶貧協作,組織駐村工作隊,派駐第一書記,實現了幫扶工作的縣鄉村戶全覆蓋;構建了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創建了責任分工、工作推進、政策措施、物質投入、幫扶工作、社會動員、考核評估、監測督察“八大體系”。這一套成熟完善的農村貧困治理體系,為我們在圓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后,推動農村工作體系和政策措施與鄉村振興實現有機銜接奠定了堅實基礎。脫貧攻堅探索形成的黨對扶貧工作的全面領導體制,行業協調、區域協作、社會力量協力參與、貧困群眾協商共建的工作格局等,均可以直接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進程中。精準扶貧戰略推進期間形成的“六個精準”的基本要求、“五個一批”的幫扶方式以及“四個不摘”的脫貧過渡期政策,也必將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防止各類返貧現象的發生和建立解決相對貧困問題的長效機制,提供重要的經驗支撐。
脫貧攻堅為我們留下了一種永不消逝的脫貧攻堅精神。有人曾用四句古詩概括脫貧攻堅精神,即“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擔當精神、“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奮斗精神、“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攻堅精神和“俯首甘為孺子?!钡姆瞰I精神。的確,30多年的扶貧開發、7年的精準脫貧早已成為一代中國人共同的精神史詩,擔當、奮斗、攻堅、奉獻,這四種優秀品質更是新時代中華民族精神、中國精神的最好注解。脫貧攻堅這一偉大精神是在黨的領導下,發揮制度優勢,全社會聚力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踐中凝聚成的寶貴財富。在脫貧攻堅中,有許多基層干部犧牲在扶貧崗位上,他們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新時代的青春之歌,用行動踐行了對初心使命的無悔諾言。隨著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脫貧和區域性整體貧困的消除,脫貧攻堅進程會告一段落,但偉大的脫貧攻堅精神將成為激勵中華民族奮發圖強,走向復興的不竭動力。
脫貧攻堅為我們留下了一個黨在農村扎實的執政根基。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是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出現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戰斗堡壘作用受到動搖,究其原因,主要是基層黨組織領頭發展經濟的能力不足,集體經濟空殼化問題突出。在脫貧攻堅進程中,各級幫扶力量依托村集體經濟組織,加大政策、資金、項目傾斜支持力度,盤活閑置資源,發展特色產業,特別是通過發揮黨組織的引領帶動作用,有效促進了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聯結帶動貧困農戶脫貧致富,把群眾組織起來,廣泛宣傳發動群眾,極大提升了貧困地區基層黨組織的治理能力和社會威信。通過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的方式推動脫貧攻堅,為農村留下了一份殷實厚重的集體資產和一批活力強勁的合作社,鞏固了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夯實了黨在農村的執政根基。
脫貧攻堅是一番大戰、一場大考,同時也是一次大積累、一份大收獲。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脫貧攻堅留給我們的這筆寶貴財富,必將繼續為我們迎接挑戰、攻堅克難保駕護航。
?。ㄗ髡撸亨u一南,系中央黨?!矅倚姓W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