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是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各級黨員干部要以更強的歷史使命感和政治責任感,沿著黨中央規劃的宏偉藍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帶著初心使命共克時艱、拼搏奮斗,全力確保各項目標圓滿完成。
撫今追昔,神州大地處處變化怎能不讓人感慨萬千。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9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首次超過60%,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目標正步步推進、如愿以至。正如十圍之木方可持千鈞之屋,近百年時間,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最終實現了民族解放、國家獨立,從一個只能造桌椅板凳、茶壺面粉等初級產品的古老農業國,成長為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最具增長活力的世界大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的中國,已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撼動她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她的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步伐。
歷史即將翻開新的一頁,我們更需要萬眾一心加油干、越是艱險越向前??v觀我們黨的全部歷史,始終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是一以貫之的原則。從“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我們黨始終保持著黨的利益與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并以此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事實上,干得好不好,最重要的標準就是看人民群眾過得好不好:湘西十八洞村三年脫貧摘帽、建三江大地萬畝稻浪滾滾、河北阜平通了路亮了燈、寧德下黨鄉山青如黛產業興旺……在我們黨把初心使命融入自己全部奮斗實踐的過程中,人民群眾的日子越來越紅火、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當然,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真正實現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不僅要在想問題、出政策、推落實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想著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還要切實做到扶貧和扶志、扶智緊密結合,引導貧困群眾樹立脫貧主體意識、激發脫貧內生動力,不斷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科學文化等素質,為脫真貧、真脫貧提供永續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功實現,核心即在“全面”,這意味著不能落下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地區,不能脫貧又返貧,而是要做到求真務實、實事求是,啃下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這些硬骨頭。
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戰略成果,努力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惟其艱難,方顯勇毅。讓我們堅定信心、真抓實干,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給歷史和人民交出一份優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