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o6mmo"></table>
  • 建立中國特色脫貧攻堅制度體系

    2021年03月08日 22:43:55
    來源: 求是網 作者: 聞華

      2015年11月,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召開,中西部22個省區市的書記和省長在脫貧攻堅責任書上簽了字。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說:“這就是你們給中央立下的軍令狀,每年要向中央報告脫貧攻堅進展情況。”2個多月后,中辦、國辦印發《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辦法》。

      在2017年3月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總書記重申:“這是軍令狀,完不成是要追責的!”按照黨中央的統一部署,從省區市到村一級,脫貧攻堅責任書層層簽訂,責任層層落實,壓力層層傳導。

      2018年2月1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節列俄阿木家中同村民代表、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圍坐火塘邊,共謀精準脫貧之策。 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要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關鍵是要找準路子、構建好的體制機制”。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制度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深化扶貧領域改革創新,建立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的責任體系,精準識別、精準脫貧的工作體系,上下聯動、統一協調的政策體系,保障資金、強化人力的投入體系,因地制宜、因村因戶因人施策的幫扶體系,廣泛參與、合力攻堅的社會動員體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監督體系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體系,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構筑起制度的四梁八柱。這個制度體系中,根本的是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

      脫貧攻堅實踐證明,這一套制度安排,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堅持制度建設、執行、監督、考核有機統一、環環相扣,符合中國實際,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提高了脫貧攻堅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水平,為確保脫貧攻堅工作高質量完成提供了堅強保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在脫貧攻堅領域的具體實踐和生動體現。

      圖為2020年5月15日,湖南省十八洞村第三任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麻輝煌(左)與返鄉大學生施林嬌一起通過網絡直播推銷土特產。 新華社發 陳思汗/攝

      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強化片為重點、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的工作機制。

      2013年開始,按照每個貧困村都有駐村工作隊、每個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的要求,向貧困村選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實現對貧困村的全覆蓋。全國累計選派25.5萬個駐村工作隊、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同近200萬名鄉鎮干部和數百萬村干部一道奮戰在扶貧一線。

      2018年4月,舟曲縣扶貧辦副主任張小娟(右二)在下鄉時向群眾了解情況。 新華社發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撲下身子、傾情投入,用無私奉獻的辛苦指數換來貧困群眾的幸福指數。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同心文章:《思想之光照亮脫貧征途

    標簽 -
    網站編輯 - 徐輝冠
    久玖中文网站
  • <table id="o6mmo"></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