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所有貧困縣脫貧摘帽之際,記者探訪了邊境群山中的村寨。座座嶄新樓房鱗次櫛比,條條平坦道路阡陌交通,村屯里籃球場、老年活動室、閱覽室等一應俱全。每天早晚,村民在文化活動中心跳舞健身、吹拉彈唱,生活幸福而美好。
近年來,廣西深入實施強基固邊、民生安邊、產業興邊、開放睦邊、生態護邊、團結穩邊“六大工程”,組織開展邊境基礎設施“三年會戰”,將興邊富民行動不斷推向深入,邊境地區基礎設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村通了硬化路,家家住上磚瓦房,人人喝上清澈水,邊民世代期盼的“小康夢”看得見摸得著。
興邊:邊城走進新時代
邊城憑祥,百年來曾數次燃起烽火狼煙。時移世易,如今這里已成為“一帶一路”重要樞紐,中國連接東盟的貿易通道,邊境開放發展的“大舞臺”。
憑祥市友誼鎮卡鳳村,68歲的村民黃建安世代生活于此。他在中越邊境的山頭上種下100畝三華李和龍眼,果子被越南客商收購??恐@筆收入,將5個孩子逐漸養大。村屯漸成邊貿互市點,來卡鳳村做生意的人越來越多,黃建安的兒子們買來車輛,送人運貨。
“以前互市以自行車、布匹、啤酒為主,小生意也能掙大錢?!秉S建安說。隨著邊境貿易逐漸紅火,貿易商品五花八門,黃建安家里的“裝備”也換成大卡車、面包車,生意越做越大。
邊境開放發展,惠及數以萬計的邊民。在憑祥市夏石鎮新鳴村,一棟棟整齊劃一的小洋樓,一條條干凈整潔的村道,靜謐宜人的村落景觀,吸引著游人。
“我們村從一個偏僻閉塞、經濟落后的小村莊發展成新農村建設文明村,這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發揮村民主動性取得的成果?!毙馒Q村黨支部書記趙德文告訴記者,“現在,村里因地制宜打響了生態旅游品牌,村民都過上了小康生活,真正實現了安居樂業?!?/p>
走在憑祥街頭小巷,操著各地方言的行人川流不息,讓人絲毫感覺不出這只是一個10多萬人口的邊境小城,來自天南地北的人們競相在此“淘金”。滿載火龍果、榴梿等水果及其他貨物的大貨車排成長龍,各式各樣的東南亞食品、家具在此集散。
與越南芒街市一河之隔的防城港東興市,充分利用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邊境旅游試驗區等一系列國家級開放合作平臺,深化改革開放,釋放“?!钡臐撃?,激發“江”的活力,做足“邊”的文章,經濟發展一日千里。
東興市福珍食品有限公司京族女董事長劉福珍,在東興市江平鎮投資3000萬元建起該鎮最大的旅游酒店。她以商人的敏銳遠觀未來:“邊境旅游試驗區的建設,以及京島風景名勝區的開發,將帶動這片區域商業和旅游業的發展?!?/p>
2019年,東興口岸進出境人數達1300萬人次,成為我國陸地邊境人員出入境第一大口岸。東興市充分利用國家給予邊民每人每天進口8000元免稅貨物的優惠政策,開通運營東興進境水果指定口岸和中越互市便民浮橋,創新邊民互市貿易方式,讓邊民積極參與到邊境貿易中去,實現邊境貿易穩邊安邊興邊富民。
富民:邊民過上好生活
幾十年來,廣西把邊境扶貧作為扶貧開發、固邊興邊的一項重點工作,加快改善一線邊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百色市那坡縣百省鄉那布村水弄屯,是一個緊挨邊境的苗族山寨。由于大山阻隔,海拔較高,這里的村民曾被稱為“住在云端的人”。羊腸路、茅草房、煤油燈……貧苦景象仿佛還在昨天。
2008年,當地政府為水弄屯村民蓋起磚瓦房,修通砂石路,新建蓄水池。和村里許多村民一樣,村民陶美羊一家的生活有了起色,還買了第一輛摩托車。
2015年實施精準扶貧以來,水弄屯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再次升級:家家戶戶住進更加穩固的樓房,加建容量更大的蓄水池,房前屋后配置儲水凈水的“水坦克”裝配式蓄水池,寬敞硬化的通屯路上,一排排太陽能路燈將山區的夜晚點亮。
在政府幫扶下,陶美羊家現在養著6頭牛3頭豬,去年賣一頭牛就收入近萬元?!拔覀冞€有邊境補助、低保補助、產業獎補,孩子讀書有教育補助,日子一年過得比一年好?!碧彰姥蛘f。
經過數年建設,廣西邊境地區公路總里程突破8000公里,往昔羊腸小道變成康莊大道,邊境8個縣(市、區)“縣縣通高速公路”“鄉鄉通等級瀝青路”“村村通硬化路”。完善的基礎設施、便利的生活條件和邊境補助政策,讓更多人愿意長住邊境一線。
記者駕車沿著靖西邊境公路,從湖潤、壬莊、龍邦、安寧、吞盤一路往西南走,只見平整的水泥路直通一個個邊境小山村,滿山的橘子林披上綠油油的外衣,稻田、桑葉往山坡延伸,孕育著無限生機。
“現在出行都是水泥路,用的是自來水,晚上還有路燈。過上這樣的好日子,我們沒有理由不感謝黨的政策?!睋峤褡肺?,暢談變遷,靖西市岳圩鎮懷光村黨員陸世保感慨不已。
“十三五”期間,廣西出臺10條支持邊境8縣(市、區)脫貧攻堅的傾斜性政策,投入各類扶貧資金約120億元,實施民生、產業、暢通、服務、保障五大工程,直接受益11萬戶46萬人,突出解決了邊民吃飯、住房、上學、看病、行路、發展產業等緊迫問題,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年底的17.84%下降到2019年年底的0.69%,邊境不再邊,小康在身邊。
穩邊:邊境就是我的家
“我家住在界河邊,祖國母親在心間。種田種地護國土,世世代代守邊關……”各類生活保障舉措和基礎設施的完善,解除了邊民的后顧之憂。
“黨員是群眾的領頭人,廣西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興邊富民各項工作,大力培養和發展抵邊村屯黨員,構建聯戶守邊、聯戶致富的‘雙聯戶’機制,不斷壯大守邊興邊‘紅色力量’?!睆V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曾萬明說。
15000個日夜,磨破200多雙鞋;11塊界碑,每周巡邏2次,每次往返16公里……百色市那坡縣平孟鎮弄湯村黨員凌尚前,在天池國防民兵哨所義務守邊40余年,被譽為矗立在祖國南疆的“忠誠界碑”。
“邊境無小事,事事連中央?!?0年來,凌尚前有過數次選擇離開的機會,但他毅然選擇了堅守,把在邊防線巡邏執勤作為自己生命的最高追求。他以界碑為伴、以哨所為家,面對改變人生命運的抉擇,面對巡邊放哨的艱險,面對孤獨清貧的壓力,面對現實環境的考量,每一次他都心系祖國,大義為先,用默默奉獻詮釋著一位老“戍邊人”對祖國和邊疆的無限忠誠。
在崇左市大新縣德天大瀑布景區,一支由大新縣碩龍鎮德天村13名老黨員組成的邊境巡防隊,常年在邊境線上巡邏。這群平均年齡超過50歲的老黨員,扛著黨旗、戴著紅袖章,組成巡邏隊伍,守護著家園安寧?!爸挥惺睾眠吔?,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好?!毖卜狸犞杏兄?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現已76歲高齡的許洪圖說。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邊境防控壓力倍增。為防止疫情輸入,廣西招聘了600名輔警充實到邊境管理一線,同時充分發動群眾參與聯防聯控,在千里邊境線上織密嚴防境外疫情輸入“防控網”。
東興市東興鎮組織16支紅袖章巡邏隊,在轄區內11個抵邊村(社區),設置層層卡口,把通道封住,把邊境守好,把知識宣傳到位,把管控措施落實到位,鼓勵群眾發現“三非”外籍人員積極舉報,牢牢穩住疫情“零輸入”局面。
“一個邊民就是一個哨兵、一個家庭就是一個哨所、一個村屯就是一個堡壘?!睆V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副書記李玉振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邊境不斷創新舉措開展平安建設,保持邊疆穩定、邊關和諧、邊境安寧。
憑祥市友誼鎮平而村在界河旁,村內有國家二類口岸,地理位置特殊,流動人口多,卻創下了28年無刑事案件發生的紀錄。憑祥市在全區率先試行“一村一警務助理”,組織開展群防群治工作,連續三屆獲得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市),被授予全國綜治最高獎,構筑了邊境穩定的基石。
靖西市龍邦鎮護龍村不少村民家的窗戶下就是國境線。該村建立了一支由村干、退伍青年組成的義務巡邏隊,依托熟悉地形等優勢,配合邊防部隊開展巡邊護邊工作。
在東興市,當地執法部門依托群眾打擊走私等違法犯罪活動,取得良好成效,反走私經驗獲全國推廣。
?。ū緢笥浾?周仕興 本報通訊員 尚永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