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河北省積極貫徹落實中央要求,啟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2019年,河北省20個縣(市、區)被中央納入全國試點縣范圍。截至目前,20個全國試點縣(市、區)均成立了黨委主要負責人擔任中心主任的領導機構,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近2000個,在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近期,河北省各地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服務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基層企業復工復產中進一步發揮了促進作用。
“網絡帶貨”惠及千萬農家
4月19日,特色農產品之鄉盧龍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參與承辦了一場特殊的“網絡帶貨”活動。
“網友們,大家好,接下來我為大家推介的是木井鎮的黃油桃?!闭f著,盧龍縣副縣長張志強拿起一個油桃吃起來?!班?,果肉清脆、汁水飽滿,真是甜如蜜??!網友朋友們,到盧龍木井鎮來吧,品嘗最好的桃,讓你的生活甜如蜜!”
這是在該縣田各莊鎮前下荊子村桃樹林里“網絡帶貨”的場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該縣的特色農產品銷售受到影響,為促進農產品企業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經營,該縣舉辦了這次現場感十足的“網絡帶貨”活動。緊接著,張志強和一些鄉鎮長、主管部門負責人冒著蒙蒙細雨分別推介了紅酒、葡萄籽保健枕、紅薯粉絲、馬鈴薯面、紅油香椿、山核桃、紅薯干、土家布等20余種土特產品,并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快手等新媒體發布。
平泉市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通過“帶貨達人”、副市長張慧榮等參加網絡直播,兩小時銷售農產品1620斤,幫農戶創收5萬多元?!把蚪q之鄉”清河縣的謝爐鎮日月農場,庫存大蔥因為疫情滯銷嚴重,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鎮政府、縣融媒體,借助電視、微信公眾號、網絡直播積極推介,發布當天就吸引了10多家批發商電話咨詢,60多萬斤滯銷大蔥一星期內銷售一空。
在定州市、任丘市、涉縣、文安縣等廣大城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網絡直播”“農保姆”送農資下鄉、免費農業科技培訓等形式服務農產品銷售和農戶春耕,已累計組織文明實踐服務活動2100多場次,受益企業職工和農民達11萬人次。
“紅色代辦員”助力企業復產
在毗鄰首都南大門的涿州市,疫情期間共有4.7萬余名志愿者積極投身環京檢查站值守、疫情入戶排查、送生活物資上門等文明實踐,有效解決了社區、農村防控力量不足問題。
隨著企業亟須復工復產,該市工信、發改、市場監管、行政審批、各工業園區等志愿服務分隊當好“紅色代辦員”,80余名領導干部一線辦公,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一對一”服務。
耐世特公司是一家汽車驅動軸生產企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該公司供應上汽通用東岳汽車有限公司及歐洲大眾、墨西哥大眾的相關產品不能按計劃生產。涿州市政府、松林店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黨員志愿者組成工作專班,深入公司現場指導,認真組織協調。2月底復工當天所產的400套產品在當晚全部發往上汽通用東岳汽車有限公司。
“年畫之鄉”武強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幫助企業化解“用工荒”,用微信群、鄉村大喇叭宣傳企業用工信息、鼓勵群眾報名,黨員志愿者到企業向職工講解復工注意事項,向當地企業輸送新增職工160余人,30多家企業受益。
“文明活力”激發旅游復蘇
在知名旅游勝地秦皇島市北戴河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了5000余名黨員“義工”、平安志愿者、文明交通志愿者,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便利服務,迎接旅游產業的轉暖復蘇。
文旅行業的志愿者積極參與“文明旅游”工程,組織全區A級景區、星級賓館、療養院、精品民宿管理人員、服務員進行文明經營、文明旅游知識培訓,并先后有30余萬人次的志愿者走上街頭參加“煙頭革命”志愿服務活動。目前,全區文明實踐志愿者正在以整潔環境、文明形象、優質服務迎接八方游客的到來。
自4月25日開始,在享有“北方湖城”美譽的衡水市,衡水湖景區、園博園等15家主要景區迎來了80多個志愿服務組織的1200多名文明實踐志愿者,他們開展撿拾垃圾、發放《文明旅游倡議書》、維持游客秩序、義務引導講解等活動300多場次,直接服務游客近萬人,成為助力旅游產業復蘇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