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o6mmo"></table>
  • 群眾在哪,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

    山東龍口市著力構建具有代入感、親切感的實踐陣地

    2020年07月07日 13:42:53
    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 記者 王金虎 通訊員 盧 曉 宋 勇

     ??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過程中,山東龍口市堅持思想鑄魂,以“習語潤心”工作品牌為統領,將解決實際問題與思想問題相結合,傳遞黨的理論方針政策,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積極為民辦實事聚民心,累計發起文明實踐微項目2萬多個。目前,龍口的市、鎮、村三級覆蓋的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體系已基本形成,建成14處鎮街區文明實踐分中心、590余處村(社區)文明實踐站。

      為更好地推進黨的創新理論落地生根,山東煙臺龍口市積極創新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先后被確定為山東省、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市、區)。在推進建設過程中,龍口市堅持思想鑄魂,以“習語潤心”工作品牌為統領,將解決實際問題與思想問題相結合,以項目化活動落地提精氣神、送“及時雨”、樹文明風、聚百姓心,全力構建“紅色殿堂”、群眾身邊的“百姓之家”。

      突出標準化與特色化

      “雖然說的都是百姓事,講的卻是大政策,很生動,我們喜歡聽,也聽得懂、記得住,長知識?!苯?,龍口市“習語潤心”百姓宣講團給群眾送來了接地氣的精神食糧,受到大家歡迎。宣講團成員同群眾面對面交流,引用群眾身邊的故事,通過接地氣的語言,將黨的理論、方針和政策更加生動具體地傳遞到群眾心里。

      圍繞使命任務,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傳遞黨的理論和方針政策,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積極為民辦實事聚民心。龍口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始終把握思想鑄魂這條主線,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要義廣布真理、啟迪心智、凝聚共識、指導實踐。他們主打“習語潤心”百姓宣講,市級成立百人百姓宣講團,培訓各級宣講骨干4000余名,將政策理論宣講、主流價值培育貫穿于全部文明實踐活動。2018年以來,龍口開展的各類宣講志愿服務占全部文明實踐活動的三分之一以上。

      “接地氣”并不是娛樂化、低俗化,龍口市以規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體系為依托,突出標準化與特色化,著力構建具有代入感、親切感的實踐陣地。

      為強化標準化打基礎,龍口市按照“改舊塑新、高效整合、融入基層、全域覆蓋”原則,將上級工作要求細化分解,印發文明實踐站規范化建設意見和手冊,試點開展文明實踐中心標準化建設,所有陣地均按照有場地、有隊伍、有制度、有計劃、有活動、有成效“六個有”標準進行基礎化建設。目前,龍口市鎮村三級覆蓋的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體系已基本形成,建成14處鎮街區文明實踐分中心、590余處村(社區)文明實踐站。

      為突出特色化促提升,龍口市以黨建引領,堅持品牌化導向提升水平,充分挖掘基層優勢,在陣地、項目、方式特色化上下功夫,先后涌現出“大槐樹下”“馬扎實踐廣場”等特色陣地品牌和“婦聯執委進千家”“鄉村夜談”等特色方式品牌;形成以“習語潤心”品牌為統領,“黨員V行動”“潤心坊”“志愿夢三角”“尹村紅”“愛心奶奶團”等聯合發力的市鎮村三級項目品牌矩陣。

      為推進制度化保長效,龍口市先后出臺全市文明實踐工作實施意見、推進方案及文明實踐站規范化建設意見、建設手冊等指導性文件,建立各級黨組織“一把手”負責機制和聯席會議制度,完善市鎮村三級推進機制和糾偏揚正的動態評估機制、獎優罰劣的考核反饋機制,確保干有方向、干有保障、干有成效。

      主題活動聚民心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6月的初夏時節,諸由觀鎮小隋家村傳來一陣歡快的歌聲。唱歌的是來自今日龍口慈善義工隊的志愿者,他們正在與龍口市委宣傳部的黨員志愿者們一起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主題實踐活動。干到起勁處,歡快的歌聲飄了起來。大家擼起袖子,甩開膀子,不到一個上午的時間,就將村里的8條大小街道打掃一新。小隋家村黨支部書記隋芝德說:“服務群眾,必須腳踏實地地干。真出力了,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都打心眼里認可?!?/p>

      類似的場景在龍口市各地不斷上演。黨員志愿者、村民代表與社會義工齊上陣,精心組織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主題實踐活動將村里上下打掃得干干凈凈。東萊街道竇家莊村村民王翠蘭說:“村里的環境變好了,遛彎兒時心情也舒暢了,日子過得越來越有奔頭!”“現在放眼一看,都是干干凈凈的?!笔兼偹糯宕迕駨埖绖僖灿芍缘厣斐隽舜竽粗?。

      如何讓文明實踐在基層落地,真正服務百姓生活?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怎樣才能建設成為“百姓之家”?龍口市提出,要將活動開展放在首位,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基層重點工作,策劃實施惠民文明實踐主題項目,著力構建黨委政府支持、社會志愿組織認可參與、基層群眾普遍受益的良性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基層志愿服務活動頻次和覆蓋面。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就是這樣精心設計的一次主題實踐活動。不僅如此,龍口文明實踐與全市重點工作的結合已經常態化開展,去年以來已經在網絡平臺發起了脫貧攻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疫情防護、護林防火等全市性文明實踐活動,累計發起文明實踐微項目2萬多個。

      主題實踐活動的開展,不僅使群眾廣為受益,更強化了文明實踐所、實踐站的陣地作用,鍛煉了各級志愿者隊伍、密切了干群關系。文明實踐中心真正成為群眾身邊的“百姓之家”。

      雷鋒驛站暖人心

      “你好,請問可以幫我量一下血壓嗎?我在附近散步,突然覺得有點頭暈?!鄙衔?點,一位60歲左右的市民走進了林苑愛心屋雷鋒驛站尋求幫助。值班志愿者趕忙打開血壓計,幫忙量起了血壓。

      量血壓的市民剛走,又來了一位捐衣服的市民。志愿者們趕緊接待,登記、整理、分類,操作流程熟練,全程面帶微笑,讓人感到暖意融融。捐贈衣服的市民說:“俺爸媽平時經常來愛心屋捐衣物,在他們的影響下我也捐出自己的衣服,為他人提供一點幫助?!?/p>

      提到林苑愛心屋雷鋒驛站,市民都感到很親切。它的前身是一群退休老人組成的愛心志愿服務隊,成立之初主要是收發市民閑置的棉衣、被褥等。如今它全新升級,成為龍口市第一個雷鋒驛站。

      走進愛心屋,門外的墻上以活潑的圖案注明了雷鋒驛站的服務項目?!皬男拈_始,志愿同行”八個紅色大字和紅色的雷鋒頭像鑲嵌在墻壁上。據志愿者介紹,愛心屋雷鋒驛站的服務不僅包括收發衣物,還有交通問詢、免費充電、提供應急藥品、旅游咨詢、健康義診、科學理論宣傳等與市民需求相匹配的多種貼心服務。

      今年以來,龍口市創新探索開展“習語潤心”雷鋒驛站建設,主要在居民聚集區、公共服務設施、窗口單位等重點公共場所,構建功能完備的“15分鐘服務圈”。雷鋒驛站建設突出群眾性,不求高大上,只求接地氣,將自上而下推動與群眾自發開展相結合,統籌社會各界力量,通過雷鋒驛站建設,常態長效開展志愿服務,讓公益之花開遍龍口。

      愛心屋雷鋒驛站成立后,雷鋒驛站試點建設在龍口全面鋪開。在居民小區,東萊街道菜園社區黨總支與今日龍口慈善義工隊結對共建“菜籽雷鋒驛站”,日常開展10項“菜籽行動”,涵蓋扶老助困、愛心義剪、社區服務等,同步建立居民參與雷鋒驛站活動的機制?!安俗牙卒h驛站”不僅讓雷鋒精神像種子一樣在居民心里落地生根,更為新時代志愿服務參與社區治理提供了有益探索。

      在農村,黃山館鎮館前后徐村雷鋒驛站的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6月20日一大早,古驛愛心聯盟的志愿者們齊聚館前后徐村雷鋒驛站,“我們先去把糯米、紅棗、粽葉洗一洗”“劈柴的活就交給我吧”……大家在“愛心廚房”里有條不紊地忙活起來。

      “開鍋啦!”隨著一聲響亮的吆喝,館前后徐村雷鋒驛站的第一鍋義賣粽子出鍋。粽子10元8個,一到集市就被一搶而光,義賣所得的全部善款直接捐贈給貧困學子。

      館前后徐村雷鋒驛站以古驛愛心聯盟為運營主體,采用積分制管理,提供愛心廚房、愛心發屋、愛心銀行、愛心超市、愛心捐贈、愛心兌換、愛心藥品、愛心義賣、愛心保潔和交通咨詢10項服務,受到了百姓的喜愛。村民王大娘說:“俺一個獨居老人,在家也不愛做飯,想出去吃又行動不便。自從咱‘雷鋒驛站’開展了‘愛心廚房’活動,志愿者們定期來給俺送吃的。每次來還順便了解俺的身體情況,幫忙打掃衛生,非常感謝他們?!?/p>

      奉獻愛心,傳遞愛心。自雷鋒驛站開放以來,有的村民來尋求幫助,或修煙囪,或修門窗,或請志愿者幫忙采摘售賣杏子;有的村民來報名做義工,回報他人的幫助……雷鋒驛站激起了群眾心中愛的浪花,成為志愿服務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新風尚。

      

    標簽 -
    網站編輯 - 張盼
    久玖中文网站
  • <table id="o6mmo"></table>